一、引言
现行社会形式下,高校员工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而造成员工就业难问题除了社会竞争加大有关外,与高校员工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也有着一定的关联。当前,许多高校员工就业指导工作形式化现象比较突出,没有真正地引导员工掌握必要的就业技巧,从而制约了员工的就业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地方,要想让员工顺利就业,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至关重要。
二、高校员工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高校员工就业指导的目的就是帮助员工毕业后能够找到自己适合的职业,帮助员工科学的进行就业和择业,引导员工成功就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员工就业指导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目前来看,高校注重的是员工专业知识的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员工的就业指导工作还不够重视,虽然安排了指导老师,开设了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就业指导工作比较倾向于形式化,缺乏专业性的指导教师,导致就业指导工作无法深层次开展。由于就业指导不够深入,使得员工缺乏必要的就业、择业技巧,未及时帮助员工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造成员工眼光过高,择业期望过高,反而会错失很多就业机会,从而不利于高校的发展。现行社会形势下,老员工就业难问题日益严峻和提出,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员工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重要。高校只有做好员工的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指导工作放在专业教育同等位置,才能更好地引导员工掌握必要的就业、择业技巧,帮助员工科学的进行就业、择业,从而让员工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促进员工的更好发展[1]。
三、高校员工就业指导面临的问题
(一)对就业指导缺乏正确的认识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教育的重点依然是在专业知识、技能上,比较忽略就业指导,许多学校认为员工只有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毕业后就能够顺利找到工作,很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也正是这种错误的认识,忽略了就业指导工作,使得许多员工毕业后不能顺利、及时就业,制约了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另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形式化现象比较严重,许多学校都是象征性的搞就业指导工作,让员工听一听就业指导讲解,向员工普及一些就业指导等,没有真正地引导员工掌握就业、择业技巧。
(二)就业指导老师水平不高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大多是由辅导员负责,而辅导员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就业指导质量。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就业形势日益研究,对就业指导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辅导员深入社会,全面了解当前就业形势。但是就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来看,辅导员的在就业指导的时候没有紧随时代步伐,不能引导员工全面认清当前就业形势,不能指导员工掌握有效的就业技巧。同时,辅导员比较关注的是员工的学习、生活,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就业形势,从而制约了员工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
(三)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
老员工就业难问题的日益凸显,对老员工就业指导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就目前来看,高校员工就业指导体系还不够完善,高校员工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全面贯穿于高校教育活动中来,缺乏有效的评断和监管,没有形成统一的就业指导目标,许多学校都是在员工临近毕业的时候才能引导员工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将严重制约员工的发展。
(四)员工的不配合
高校员工就业指导的对象就是员工,但是就目前来看,员工还没有认识到就业的紧迫性,许多员工认为当前最主要的就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只要自己具备专业的技能,就能在毕业后谋得一份好工作,从而造成自己缺乏就业技巧。另外,一些员工在面对就业问题时会显得比较紧张,容易迷失自我,不知道自己今后要干什么、做什么,员工的今后的目标不明确。
四、高校员工就业指导面临问题的对策
(一)正确对待员工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关系到员工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高校的发展。高校员工就业指导工作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办学质量。因此,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员工就业指导工作,要将就业指导工作提上日程,放置于高校教育同等位置,明确老员工就业指导目标,从而促进老员工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综合能力
在高校员工就业指导中,就业指导老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就业指导工作质量,而要想引导员工的全面发展,促进员工的顺利就业,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培训至关重要。首先,要强化就业指导教师综合能力的培训,提升其就业指导能力;其次,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职业素养。同时,落实责任制,将就业指导相关责任落实到就业指导教师的身上,从而更好地规范就业指导教师的行为[2]。作为就业指导教师,更要不断学习,深入社会,了解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从而更好地指导员工就业、择业。
(三)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首先,在新生入校开始,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他们在求职择业时的素质和能力;其次,要引导员工做好职业规划工作,对员工进行关于职业兴趣、职业倾向职业能力的测试,从而帮助员工明确自身的专业方向;再者,要明确就业指导流程,强化就业指导管理,对员工就业指导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要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从而引导员工的全面发展[3]。
(四)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该根据员工的需要,采取多?N形式将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和就业信息介绍给员工。通过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的教育,帮助毕业生了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激发其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让其积极主动地寻找就业机会。同时,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确保每一位毕业生都知晓政策、用足用好政策。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学科建设和就业信息服务,加大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力度,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跟踪指导和服务[4]。另外,在员工就业中,校园招聘是员工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学校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将招聘信息和招聘单位的情况通知给员工,帮助员工在众多的就业信息中进行筛选,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五)积极推动老员工自主创业
老员工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在高校员工就业指导工作中,高校??当鼓励老员工自主创业,引导员工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员工的创业精神。自主创业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在就业指导中,指导教师应当结合员工的专业、兴趣爱好,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员工的自主创业意识,让员工认识到自主创业的好处[5]。
(六)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教育是老员工就业指导工作中重要的工作,强化心理教育,可以增强员工的抗压能力。目前,员工在择业、就业的时候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碰壁,而在碰壁后,需要员工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敢于面对社会竞争带来的压力,只有这样,才能顶住压力,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6]。因此,在就业指导中,学校应重视心理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当代老员工正确的行为动机、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育当中树立自制力和荣誉感,使他们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强烈的责任感,有坚韧顽强的毅力,有细致敏锐的观察力,有永不满足的进取心,有服务社会的献身精神。
五、结语
综上,高校员工就业指导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员工能否顺利就业。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环境下,高校员工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重要,高校应当正确认识就业指导工作,将员工就业指导工作放置与员工专业教育同等的位置,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员工就业技能的培养,强化心理教育,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就业,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而为员工今后能够顺利就业打好基础。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