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受疫情影响,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挑战!为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国务院教育部陆续发布稳就业政策,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4月16日,北京两部门发布通知,明确北京加大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力度,今明两年,本市事业单位空缺岗位主要用于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含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同时明确,疫情防控机构补充医护人员优先采用绿色通道招聘,远郊区基层一线及重点领域招聘急需紧缺人员优先招聘高校毕业生。同时对于,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湖北来说,教育部印发通知,启动实施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行动,首批确定48对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支援帮扶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支援帮扶华中科技大学等。
国务院指出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4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受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要着力稳企业、拓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强化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大力推动“双创”,带动新业态发展和灵活就业。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充实基层教师和医护人员队伍。更多采用市场化办法,鼓励毕业生围绕社区各类服务需求创业就业。研究助学贷款延期还款等政策,对困难家庭未就业毕业生等给予支持。对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特殊支持政策。
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就业帮扶 帮扶时间4月至9月
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启动实施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行动。
首批确定48对高校开展帮扶行动,支援高校包括34所中央部委直属高校、4所省属普通高校、10所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北受援高校包括8所中央部委直属高校、30所省属本科院校、10所高职院校。
帮扶时间
帮扶行动时间定为2020年4月至9月,并将根据疫情防控安排适时调整。
2020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疫情已影响全球超八成劳动人口,国际劳工组织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33亿劳动人口中,已有81%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其工作场所被全部或部分关闭。继3月18日发布首份关于新冠疫情对全球就业影响的监测报告后,国际劳工组织7日发布更新版报告。报告预测,疫情将使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劳动人口总工时缩减6.7%,相当于1.95亿名全职雇员失业。
报告显示,不同收入群体都将面临巨大损失。其中,中高收入国家劳动人口将遭遇更大冲击,所受疫情影响将远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从行业来看,住宿餐饮业、制造业、零售业等行业劳动人口面临更大就业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一些变化:企业的开复工时间在推迟,劳动者返岗时间有所错后。与此同时,与疫情相关的行业企业缺工明显,部分招聘活动暂时性推迟。相信随着疫情的缓解和最终的战胜,企业将加快复工复产,前期积累的消费和投资将会继续释放,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会同步扩张,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基本面也没有改变。2020年春节假期的延长,企业复工情况不一,多数市场需求因疫情发展而受到高度抑制,企业的招聘计划随之调整或延期。数据显示,春节后复工第一周的企业招聘职位数较2019年同期下降71.66%。相对于企业端,求职者针对疫情影响的调整更为灵敏,简历投递数量同比锐减83.35%。因此整体职场竞争指数只有7.8,较去年的13明显下降。
疫情下全球就业现状分析
疫情已影响全球超八成劳动人口
国际劳工组织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33亿劳动人口中,已有81%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其工作场所被全部或部分关闭。继3月18日发布首份关于新冠疫情对全球就业影响的监测报告后,国际劳工组织7日发布更新版报告。报告预测,疫情将使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劳动人口总工时缩减6.7%,相当于1.95亿名全职雇员失业。
报告显示,不同收入群体都将面临巨大损失。其中,中高收入国家劳动人口将遭遇更大冲击,所受疫情影响将远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从行业来看,住宿餐饮业、制造业、零售业等行业劳动人口面临更大就业风险。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
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计3.57万家,比2017年增长5541家。其中,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180家,比2017年减少79家;经营性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