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是一枚废柴,恭喜你!如果你满足这些废柴的特征,但又想改变自己,不做废柴、不做肥宅,那么一起走进本期就业指导。
废柴的形成
每天沉浸在网络小说和手游中不可自拔;用综艺和外卖解决自己的精神物质需求;每天浑浑噩噩,时间过了,不知道干了些什么?总之就是莫名其妙地凑热闹,心急火燎地随大流,为网络上热搜上不相干的人操碎了心肝。
那废柴是怎么形成的呢?
01
沉溺于“轻易获得高成就感”的事情
有意无意地寻求用很小付出获得很大“回报”的偏方,哪怕回报是虚拟的。这种行为会提升自己的“兴奋阈值”,让人越来越不容易拥有真实的成就感,从而越来越依赖虚拟的成就感,陷入恶性循环。症状轻的:沉溺游戏(在虚拟世界中加快时间流逝的速度,使得“成功”来得更快)等;症状重甚至犯法的:赌博(轻易获得“金钱”)、吸毒(轻易获得“爽”的感觉)等。
02
仰赖“低信息密度”的信息源
只愿意接收信息密度低的信息(如无需太多动脑的视频、图片,以及深度较浅的娱乐、八卦、体育新闻等),不愿意接收信息密度高、需要思考后才能吸收的信息(如课程、知识框架、分析报告等)。由于真正有价值、能让人进步的信息大多是需要思考和消化的,所以如果完全隔离了这部分内容,基本也就隔离了进步的可能。
03
锁死“强化学习”的通道
在学习或接受信息中,只愿意执行最简单的第一步,却不愿意执行接下来更为复杂的巩固和应用流程,只听不说、只看不写、只学不练,还麻痹自己说学到了很多东西,而实际上,这种“浅层”的学习遗忘极快,有时还不如不学。比如,天天学英语,却从不用,天天看“怎样提高沟通能力”,遇人遇事却只会基于本能讲大道理。
只要手拿一部智能手机并连接网络,就立刻满足了成为废柴的三个必要条件,多么容易!所以沉沦是容易的,而这将把你之前和柯恩雅一样的努力消弭于无形。
废柴的进化
那如何改变不甘于现状又不思进取的状态呢?
01
要意识到改变并不容易
“改变的决心千篇一律,跌倒的姿势又花样百出”。有一本书叫《改变心理学》,里面提到“不管想的有多美,多达95%的尝试都会失败。”调查也显示,一个人在成功之前,平均至少会尝试10次。
而你的负面情绪,那些迷茫、不安、焦虑、脆弱甚至恐惧,正是你改变的契机。回忆一下,一段时期的颓废,是否时常感觉寂寞空虚冷?觉得生活毫无意义?觉得自己的时间、精力没有用对地方……这正是这些让人不快的,甚至触发了更多无意义的痛苦的负面情绪,我们才开始意识到改变的必要性。往往是为了让自己不那么难受,我们才重新拾起目标,继续向前走的。诗佛王维那句“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穷处,正是云起时!
而且改变会反反复复复复复复复,要明白改变本身就是反反复复的。失败就是改变的一部分,我们要做的只有接受它。
02
学会制定合理的计划
掌握“烂开始原则”,这是一个秘密武器,是抵抗三分钟热度的青龙偃月刀。所谓烂开始,就是和我们的认知相反的,按照最低标准去执行你的计划。因为人们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行动和坚持的难度。你背过最多遍的单词是英文字典的第一个词“abandon”,而这个词就是放弃的意思啊。
比如想养成读书的习惯,计划一年看完30本书,那么计划的第一天,你看完5—10页就算圆满完成任务了。以后每天慢慢增加页数,很快每天就能看完100页。
许多需要坚持的事都是同理,从最低标准开始,就能比别人更容易地获得坚持的益处。
要给自己的一小点进步看得见摸得到的奖励,不断人为设置奖励来强化自己的行动。
03
允许反弹的存在
一次又一次地现出原形,也许就是改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你的改变出现反弹,不要烦躁,允许失败发生。比如给自己3次失败的机会,每次反弹之后分析失败的原因,重新调整计划,才能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更顺应人性的改变计划。
有一本书叫“总体战”,里面对战争有一句定义:“战争以一方失去战斗意志为结束”。同样,在改变自己的这场伟大战役中,也是以你失去战斗意志未结束的。只要你还存着向上的心,你就没有真的失败。
马斯洛需求层次的最高一层是自我实现,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此去经年,愿我们都能成为有能力改变自己的人,由废柴进化成一个对得起少年时努力的自己和双鬓渐白的父母的人,最终长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
人。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