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焦新安:建议尽快制定并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国家标准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6-01浏览次数:0

522日,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董事长焦新安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

焦新安说,当前,00后已经成为高校老员工的主体,对未来的就业期望值越来越高。在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加快推进的背景下,高校有责任不断提高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质量,一方面满足毕业生对美好工作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满足社会各界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及其职业发展能力的需求。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制定一套完善的国家标准迫在眉睫。他说,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高校毕业生这一群体是否胜任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主力军,值得时代检验。在新时代,高校必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好的体制机制、更实的工作举措,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供需不匹配问题突出等众多挑战,努力让每一位毕业生都找到心仪的工作,而制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国家标准则,是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保障。

焦新安说,200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07万,而到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874万,占到新进入市场劳动力总数的半数以上,较20年前增长了8倍之多;截至20196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56所,在如此庞大的体量中,通过高校毕业生步入职场的生动实践来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值得思考。

另外,在高校毕业生接受社会考验之前的就业指导服务环节,还普遍存在着员工群体数量多、体量大与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流动快、工作任务重之间的矛盾;普遍存在着员工群体大愿景、高要求与优服务、强指导的需求之间的矛盾。高校在工作中不仅仅要解决即就业率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则是要解决即就业质量的问题。焦新安说。

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指标。焦新安建议明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承担制定并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国家标准的顶层设计、制度建设、保障措施、工作内容等各方面的内容;建议教育部门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国家标准设计时,应准确界定好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质量等相关概念;建议建立标准的过程,应做好分级分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国家标准规范,主要是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应分类制定符合相关技术背景的标准;建议工作中还应兼顾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等不同学历层次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质量标准,确保标准的形成能够建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

为了实现制定和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国家标准的可持续性,焦新安建议工作中应充分融合建立标准所需的一切先进技术手段和实践经验开展工作。他建议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程序、方法等引入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ISO9001标准应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支撑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国家标准,亦具有开创性意义。

另外,扬州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于20185月在全国率先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全国第一家获颁该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高校,形成了高校就业创业工作领域的扬大方案

焦新安说,国家标准的建立,完全可以借鉴和参考这些实际经验,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亦可委托相关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同参与,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质量制定并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国家标准。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