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广阔土地上有着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讲座以百集系列片《中国古镇》为着眼点,打破地域界限,以主题化的编排方式将各种古镇归类:有的古镇因商贸发达而繁盛一时,如云南大理历史上曾沿着茶马古道形成了沙溪、喜洲、玉湖等商业重镇;有的古镇抗击过外来侵略、经历重大战役,如北京古北口、山西大同新平堡等军事重镇;有的古镇由于独特人文地理环境孕育出别样的物产和民情风俗,如水乡镇远传承千年的“龙舟戏”,丝织业的发达造就的苏绣之乡镇湖;有的古镇以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而名闻天下,如四川乐山苏稽镇的“翘脚牛肉”、广东中山黄圃镇的广式腊味;有的古镇则以红色记忆而载入史册,如曾经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的福建上杭古田镇等……一座座古镇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不同侧面,荟萃成一部丰富多彩的人文百科全书。6月1日16:30-18:00明B203,于淑艳老师通过讲座“文化旅游系列之九:古镇文化”为我们讲述古镇文
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古镇最大的吸引力,古镇的持续发展建立在保护、挖掘和展示古镇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古镇旅游资源具有古老性、封闭性、独特性、完整性、脆弱性;古镇旅游资源具有研究和欣赏历史遗存、传承和体验乡土文化、发展文化与观光旅游、展示古今中外文化差异的作用。中国古镇景观具有山水意象、生态意象、宗族意象和趋吉意象等共性, 这些基本意象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村落选址、布局、形态及规划的思想理念;同时中国古镇在空间意象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如江南水乡村落的“ 小桥、流水、人家”, 皖南山区古镇的“ 山深人不觉, 全村同在画中居”, 湘、黔、桂边地的侗族村寨的“ 高耸的鼓楼和精美的风雨桥”等。
二、传统古镇的适度旅游开发一方面能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又能促进民居的保护与更新,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古镇的一种有效转型方式, 可以促进传统古镇的持续健康发展。古镇旅游开发主要资源凭借为古镇建筑、古镇的古朴环境、与古镇相适应的村民的恬淡生活状态、与古镇环境相适应的旅游活动编排等四个方面的因素。古镇旅游开发是古镇保护的一种最佳方式,保护古镇必须保护它的原生性、完整性、真实性、多样性,注意古镇的空间布局保护,提倡古镇的保护应先编制概念性规划并不断完善管理体制。
三、古镇文化对于古镇旅游的开展带来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与就业机会的增加,但同时也使古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如何寻求古镇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实现古镇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古镇旅游研究的一个重点。
于老师最后指出古镇文化带来的旅游业并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对古镇进行旅游开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旅游开发是一把双刃剑,古镇旅游因其特殊的景观而更加脆弱。古镇旅游在促进当地古镇发展的同时,也可能破坏当地的自然与文化生态环境。
文字、图片有学院提供
CONTENT END